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效應/概念


  • 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 青蛙現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裏,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裏,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  
    青蛙現象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 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

  • 鱷魚法則: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紮,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只腳。
    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的心態。

  • 鮎魚效應: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後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鮎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
    原來鮎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遊,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已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遊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 羊群效應:頭羊往哪裏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裏走。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 刺猬法則:兩只困倦的刺猬,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只刺猬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紮。  
    刺猬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 手錶定律: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只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只時卻無法確定。兩只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 破窗理論: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 二十八十法則: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 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裏,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告訴我們,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經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占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領導人要對工作認真分類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

  • 木桶理論: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麽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 馬太效應:《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用以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思考的藝術 -- 常見的思考偏差 (Bias)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 推薦序 強化偵錯神經,預防錯誤抉擇 冀劍制

前言
01 存活者偏誤 The Survivorship Bias
   為何你偶爾也該去「墓仔埔」逛一逛
  •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成功者的能見度壓倒性地高過失敗者,因此,人們總會系統性地高估了獲得成功的希望。
  • 在面對為數可觀的暢銷書或是王牌教練時,最好也保持著懷疑的態度,因為失敗的人不能出書,更無法到處宣揚自己失敗的心路歷程!
    02 泳將身材的錯覺 The Swimmer’s Body Illusion
       哈佛究竟是一所好大學,還是一所爛大學?我們其實並不清楚
    03 過度自信效應 The Overconfidence Effect
       為何你總是系統性地高估了自己的學識與能力
    • 「人們確實知道的事」以及「人們自以為自己知道的是」
    • 企業經營者就跟那些想結婚的人一樣,他們都確信自己能夠性免於一些慘不忍睹的統計數字。
    • 最好對所有預測抱持質疑的態度,尤其是號稱專家的人所做的預測。
    04 社會認同 Social Proof
       就算有百萬人主張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就變成對的
    • 當你聽到某間廠商宣稱自己的產品是市場上的銷售冠軍時,請自動對這樣的說法打上一個問號。如果你仔細想想,自然就能發現這類論調真的有夠荒謬:為什麼某個產品是銷售冠軍,就代表它真的比較好呢?
    • 就算有五千萬個人主張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就變成對的。
    05 沉沒成本謬誤 The Sunk Cost Fallacy
       為何你不該留戀過往
    • 股票買進價格根本不該扮演任何角色,真正重要的是所買賣的那一檔股票,未來的行情究竟會如何(還有,以未來行情來看,究竟有沒有其他的投資選項)?
    • 「為了這場戰爭,我們已經犧牲了許多官兵的性命;若就此停戰,將會是錯誤的決定。」
    • 「我們到現在都已經走這麼遠了......」
    • 「我已經看了這本書這麼多頁了......」
    • 「我念這個科系都已經兩年了......」
    • 為了完成某件事而持續加碼,可以基於其他很多好的理由,但千萬不要執著於這個爛理由:你已經投注許多在上頭!理性地做決定應該意味著:你可以忽視那些已經壓上去的成本。不管你已經投入了什麼,真正唯一該考慮的是當下,以及你所決定的未來!
    06 互惠 The Reciprocity
       為何你不該讓人請喝東西
    07 確認偏誤(一) The Confirmation Bias (Part 1)
       當你見到了「特殊情況」這種字眼,請格外小心
    08 確認偏誤(二) The Confirmation Bias (Part 2)
       幹掉你的寶貝
    09 權威偏誤 The Authority Bias
       為何你該藐視權威
    10 對比效應 The Contrast Effect
       為何你最好別找模特兒等級的朋友一道出門
    11 現成偏誤 The Availability Bias
       為何你寧可聊勝於無地使用一張錯誤的地圖
    12 「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 Die Es-wird-schlimmer-bevores-besser-kommt-Falle
       要是有人建議你一條「先經一番寒徹骨」的路,你最好對這樣的建議多點戒心
    13 故事偏誤 The Story Bias
       為何就連真實的故事也都是騙局
    14 後見之明偏誤 The Hindsight Bias
       為何你該寫日記
    15 司機的知識 The Chauffeur Knowledge
       為何你對名嘴所說的話不要太過認真
    16 控制的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你比你以為的還要來得狀況外
    17 激勵過敏傾向 The Incentive Superresponse Tendency
       為何你不該按實際開銷付錢給你的律師
    18 均值迴歸 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
       醫師、顧問、教練以及心理治療師的效用令人質疑
    19 公地悲劇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為什麼理性的人不去訴諸理性
    20 結果偏誤 The Outcome Bias
       請別用結果來論斷某個決定
    21 選擇的弔詭 The Paradox of Choice
       為何更多反而是更少
    22 討喜偏誤 The Liking Bias
       由於你想受人歡迎,於是你做出一些非理性的事
    23 稟賦效應 The Endowment Effect
       請不要緊抱著某件事物不放
    24 奇蹟 The Wonder
       「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25 團體迷思 Groupthink
       為何共識可能是危險的
    26 輕忽機率偏誤 The Neglect of Probability
       為什麼樂透的彩金會愈來愈大
    27 零風險偏誤 The Zero-Risk Bias
       為何你會為了追求零風險,而付出過多資源
    28 稀少性謬誤 The Scarcity Fallacy
       為何餅乾愈少愈可口
    29 忽視基本比率 The Base-Rate Neglect
       當你在懷俄明州聽到了馬蹄聲,且看到了黑白條紋……
    30 賭徒謬誤 The Gambler’s Fallacy
       為何沒有一種平衡命運的力量
    31 錨定 The Anchor
       數字輪盤如何把我們搞得暈頭轉向
    32 歸納法 The Induction
       你要如何把別人的一百萬弄到自己的口袋裡
    33 損失規避 The Loss Aversion
       為什麼凶惡的臉孔比友善的臉孔更容易吸引我們的目光
    34 社會性懈怠 Social Loafing
       為何團隊會讓人偷懶
    35 指數增長 The Exponential Growth
       為什麼一張對摺的紙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36 贏者詛咒 The Winner’s Curse
       你願意為一歐元出多少錢?
    37 基本歸因謬誤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請你別去問作家,他所寫的小說是不是他的自傳
    38 錯誤的因果關係 The False Causality
       為何你不該相信送子鳥的傳說
    39 月暈效應 The Halo Effect
       為何長相好看的人容易事業有成
    40 替代路徑 The Alternate Path
       恭喜你!你贏了俄羅斯輪盤
    41 預測的錯覺 The Forecast Illusion
       水晶球如何搞得你目眩神迷
    42 聯結謬誤 The Conjunction Fallacy
       為什麼合情合理的故事會誤導我們
    43 框架 Framing
       言為心聲
    44 行動偏誤 The Action Bias
       為何光是等待而不採取任何行動,會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
    45 不作為偏誤 The Omission Bias
       為何你不是答案,就是問題
    46 自利偏誤 The Self-Serving Bias
       為何你從不自責
    47 享樂跑步機 Hedonic Treadmill
       為何你應該縮短上班的路程
    48 自我選擇偏誤 The Self-Selection Bias
       請別太訝異你竟然「存在」
    49 聯想偏誤 The Association Bias
       為何經驗有時會引導我們鬧出蠢事
    50 新手的運氣 The Beginner's Luck
       若是有個好開頭,請格外小心
    51 認知失調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你如何對自己撒點小謊,以讓自己好過一些
    52 雙曲貼現 The Hyperbolic Discounting
       及時行樂!不過最好只限禮拜天
    結語
    銘獻與致謝


    Category 1. Lack of Independent Thinking獨立思考缺失
    1. 從眾心理
    Social Proof
    (從眾心理是一種根植於我們基因當中的本能,它是一種節能模式和自保機制,但現代社會與原始社會完全不同,遵從本能往往是有害的。)
    2. 權威偏誤
    Authority Bias
    (人都有趨附權威的傾向,而當大家都這麼做的時候你也就更容易這麼做。)
    3. 團體迷思
    Groupthink
    (一群聰明人在一起可能就會做蠢事,這是對同伴可靠性的集體誤判。)
    4. 光環效應
    Halo Effect
    (當你首先注意到的是一個人的某個優點時,你會覺得TA的其他方面也都不錯。對事和物也一樣。)
    5. 對比效應
    Contrast Effect
    (人對絕對水平不太敏感,而對對比關係非常敏感。兩個價格可能都過高,但是只要兩者差距大,而且放在一起,你基本就會覺得便宜的那個划算。)
    6. 社會性怠惰
    Social [w=Loaf]Loafing
    (一個人在團隊中容易稀釋自己的效率和責任感。)
    7. 關聯謬誤
    Conjunction Fallacy
    (我們本能地覺得敘述中的細節越多越可信。)
    8. 故事偏誤
    Story Bias
    (大家都喜歡故事,而且都覺得吸引自己的故事都是有意義的。)
    9. 框架效應
    [w=Frame]Framing
    (我們對事件性質的判斷,是受制於它的敘述情景的。比如「含1%的脂肪」和「99%零脂肪」聽起來完全不一樣。)
    10. 不作為偏誤
    Omission Bias
    (不做任何動作並不代表「沒有參與」,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那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11. 錨定效應
    The Anchor
    (討價還價時,第一個提出的價格自然成為雙方心裡的原點。)
    12. 公地悲劇
    Tragedy of the Commons
    (對於自己不用負責任的事,人們往往不願理性思考。)

    Category 2. Emotional Bias情感偏誤
    1. 互惠偏誤
    Reciprocity
    (別輕易讓人請你喝東西,你天生有報恩的本能,免費的往往最貴。)
    2. 稟賦效應
    Endowment Effect
    (你一旦擁有某樣東西,你就會覺得它變得更寶貴了。)
    3. 糾纏於沉沒成本
    Sunk Cost Fallacy
    (「來都來了」,為了以前的損失而主動承受更多的損失。)
    4. 確認偏誤之一
    Confirmation Bias (Part 1)
    (只注意符合現有觀點的信息,把不符合的視為「特殊情況」。)
    5. 確認偏誤之二
    Confirmation Bias (Part 2)
    (以證明自己的觀點為出發點,只尋找正面證據。)
    6. 現成偏誤
    Availability Bias
    (只依據現有的例子來總結規律,忽視可能性和可能的遺漏。比如你晚上忘了關門,第二天發現自己沒有被盜,就推斷這個城市很安全。)
    7. 行動偏誤
    Action Bias
    (光等待不行動很痛苦,於是你覺得做點什麼總比什麼都不做好。比如:燒香拜佛。)
    8. 討喜偏誤
    Liking Bias
    (我們本能地想讓別人喜歡我們,常常為此做出不理性的事。)
    9. 損失厭惡
    Loss Aversion
    (當損失和收益一樣大的時候,我們覺得損失更大。因此我們平時也更容易只注意到潛在損失而發現不了潛在機遇。)
    10. 贏家的詛咒
    Winner's Curse
    (在與別人爭什麼東西的時候,你的關注點常常從原本的目的轉移到單純的「贏」。)
    11. 自利偏誤
    Self-Serving Bias
    (我們傾向於首先考慮外界的過錯和自己的功勞。)
    12. 享樂適應症
    Hedonic Treadmill
    (幸福感的耐久度很低,所以不要為了單一一次幸福投入過多,比如不要賣腎買新版iPhone。)
    Category 3. Result Oriented Bias結果導向性偏誤


    1. 事後諸葛亮偏誤
    Hindsight Bias
    (我們回憶的時候對事實的記憶是非常不可靠的。)
    2. 游泳選手身材錯覺
    Swimmer's Body Illusion
    (輕易地判斷因果。游泳選手身材好不一定是因為游泳能讓身材好,也可能是身材合適才能進游泳隊。)
    3. 倖存偏誤
    Survivorship Bias
    (成功案例曝光率更高,往往讓人低估失敗的可能性。)
    4. 司機的知識
    Chauffeur Knowledge
    (我們常常光從一個人當下提供的知識量來判斷TA的權威性和可靠性,然而這個人很可能只是把自己聽到的複述出來。)
    5. 結果偏誤
    Outcome Bias
    (通過一件事的結果來評判其過程的好壞,而不考慮其中是否的確有因果關係。)
    6. 歸納法
    Induction
    (一直在發生的事並不代表永遠會發生。)
    7. 錯誤的因果關係
    False Causality
    (因和果常常被混淆。被報導的火災中,消防人員越多通常火災損失越嚴重,是因為火災嚴重於是需要更多消防員,而不是更多的消防員造成了更嚴重的火災。)
    8. 預測的錯覺
    Forecast Illusion
    (往往只有成功的預測才被報導,錯我的預測就銷聲匿跡了,於是我們以為預測真的靠譜。)
    9. 聯想偏誤
    Association Bias
    (只要兩件事接連發生,我們就可能認為它們有因果關係。比如:巴浦洛夫的狗。)
    10. 激勵過敏傾向
    Incentive Super-Response Tendency
    (你通過給予回報來讓人幫你解決問題,於是TA可能會為了更多回報而培養更多的問題,這樣就能一直解決一直有回報。)

    Category 4. Self-recognition Bias自我認知偏誤

    1. 過度自信效應
    Overconfidence Effect
    (我們常常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迷之自信。這種現象在男性中要常見得多。)
    2. 控制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與過度自信類似,我們傾向於高估自己所能控制的部分。)
    3. 選擇的悖論
    The Paradox of Choice
    (我們總以為選擇越多越好,其實選擇範圍大會導致無所適從,並通常產出較壞的結果。)
    4. 自我選擇偏誤
    Self-Selection Bias
    (並不是壞事總找上你,只是壞事找上你的時候你才會注意到。)
    5. 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
    (不遠承認自己的過失,於是用一種新的方式把它解釋成好事。比如你買了誤一輛噪音特別大的車,結果你告訴自己這樣可以防止自己開車時打瞌睡。)

    Category 5.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 Error機率與統計錯誤

    1. 忽視機率偏誤
    Neglect of Probability
    (事情的最終回報率常常讓我們忽視它發生的機率到底有多小。)
    2. 忽視基本機率
    Base-Rate Neglect
    (有一個戴眼鏡、喜歡聽古典樂、瘦高瘦高的德國慕尼黑男子,他是一名文學院教授的機率其實比他是一名卡車司機的機率低,因為慕尼黑的卡車司機遠多於文學院教授。)
    3. 零風險偏誤
    Zero-Risk Bias
    (零風險與一般的降低風險不一樣,我們往往願意為它付出更多,即使現在的風險率已經很小。而這常常得不償失。)
    4. 「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
    Get-Worse-Before-It-Gets-Better Fallacy
    (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不要因為有人做這種預測而對TA報以信任。)
    5. 回歸均值
    Regression to Mean
    (極端情況自然會往正常情況轉變,而過程中發生的事不一定就是原因。)
    6. 奇蹟
    Coincidence
    (極小機率事件並不等於不可能。)
    7. 稀缺性謬誤
    Scarcity Error
    (東西的稀缺性越大,我們覺得它的價值越高,但它往往並沒有變得更珍貴。)
    8. 賭徒謬誤
    Gambler's Fallacy
    (硬幣連續10次朝上並不代表下一次就朝下,機率是建立在天文數字的次數上的。)
    9. 指數增長
    Exponential Growth
    (池塘里的荷花每天繁殖一倍,那麼鋪滿半個池塘和鋪滿整個池塘其實只差一天。但我們光靠直覺是理解不了這個現象的。)
    10. 基本特徵謬誤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我們傾向於把一切事件歸因於人。然後許多事情的原因其實是環境或機率。)
    11. 其他可能性
    Alternative Paths
    (收益率巨高的選擇常常使人盲目,繼而忽略了負面可能性的嚴重後果。)
    12. 新手的運氣
    Beginner's Luck
    (初戰告捷給人的刺激非常大,常常讓人總結出毫無邏輯的經驗規律。)
    13. 雙曲貼現
    Hyperbolic [w=Discount]Discounting
    (對及時享樂的傾向嚴重影響我們對回報率的理性思考。)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an894vj.html

    Binary Data, String, and Integer Conversions in Python

    In Python 3, struct  will interpret bytes as packed binary data: This module performs conversions between Python values and C structs rep...